回歸-人的本質 中原大學建築學系教授 喻肇青 訪談





「在中壢讀書的時候,附近都是稻田,也沒有計程車,都是電動三輪車在路上跑來跑去。大學生嘛,就是打打牙祭,看看電影……」一邊回味起過往,一邊分享著求學時期接觸到的中壢,也是我沒有親眼看過的那些陌生樣貌。畢業於中原大學建築系,同時也是中原大學設計學院的現任院長喻肇青老師,參與了現在很重要的「中壢老街溪研究調查」與「中壢老街區活化再生計畫」。很多人都不知道,其實在更早之前,中壢是個文風興盛的地方,詩社遍佈。現在大家認識的中壢,大概就是都市發展過程中重要的軍區、工業區及加工區,還有流動戶口集中後出現的夜市,人們記住的是當下發展的部分,過去反而是模糊的……

因為老街溪重新開蓋,人們才開始關注它以前的樣子。其實,現在所做的都是在反省過去地方建設種種粗糙的想法與規劃過程。老師認為,現在雖然政府有了企圖心跟執行力去改善環境,但其實是不夠的。市民意識會慢慢變成影響力的主流,為社會注入更多能量,促使大家去「想像」那些還不知道,或不了解的部分。所以,怎麼樣建立起中壢市民的意識基礎,是非常值得努力的部分。

再放大到桃園的發展上,火車高架化與機場捷運等建設,固然提升經濟及生活品質,但過去的傳統產業可能因為地租變貴而無法負擔,開始轉移與消失。老師說:「絕對不能因為高級化,而讓傳統產業被趕出歷史脈絡。」要試著讓這些過去的故事與價值同時被反映出來,從「過去」來思考「未來」這件事。社區營造是建立居民觀念的一個方式,在地的文化,是不容許變成商品說賣掉就賣掉的,我們要更關注那些老區的紋理,如何適當地保存在未來人的生活裡。

另一方面,中壢應該要有更遠的視界,要想如何跳過所謂現代化可能帶來的問題,直接指向永續環境與人結合的生活態度。





(收錄於 小桃花文創報 第五期)






0 留言